日前,在由中國環境記協主辦的環境茶座暨指尖上的環?!袄诸愲S手拍”公益活動年度總結會上,公眾環境研究中心(IPE)與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發布了《垃圾分類指數(GSI)及2021城市評價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評價報告》)。
《評價報告》顯示,在垃圾分類方面,蘇州以86.2分遙遙領先,深圳、南京、北京分別位列第二、三、四位,這些城市已初步建成垃圾分類體系,為解決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生活垃圾問題提供了樣本。
與此同時,天津、西安、鄭州排名靠后。此外,在多數城市,定時定點投放原則在社區普遍落實不到位,導致監督指導力度不夠,居民自主垃圾分類投放意識較低。22個城市總分平均值僅為22.5分,絕大多數參評城市的社區垃圾分類實際表現不佳,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遭遇瓶頸。
2020年4月,為響應國家對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,中國環境記協、IPE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“隨手拍點亮小區垃圾分類”活動。2021年4月,此活動延伸到27個重點城市,重點觀察城市主城區社區垃圾分類情況。截至2021年12月,活動累計共收到公眾曬圖超137萬張。涉及北京、杭州、上海、成都、廣州等309個城市。其中,垃圾分類曬圖5萬余張,涉及280多個城市、逾2.5萬個小區。
為精準了解不同城市、不同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現狀,識別問題所在,協助城市管理部門改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,公眾環境研究中心(IPE)在萬科公益基金會支持下開發了城市垃圾分類指數(Garbage Sorting Index, 以下簡稱GSI)。
針對多數參評城市的社區垃圾分類實際表現不佳的狀況,城市垃圾分類應如何“啃掉硬骨頭”?
蘇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陸繼軍在介紹經驗時表示:“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,蘇州市非常重視生活垃圾源頭分類,并積極發動群眾參與進來;同時,實行‘三定一督’模式,通過前期的宣教到督導對亂投放現象的執法形成閉環,全方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?!?nbsp;
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劉元喜介紹說:“深圳市開展了蒲公英公眾教育計劃,通過組建垃圾分類宣教團隊,打造硬件科普場館,提供軟件技術支撐,使得生活垃圾宣傳教育逐漸體系化、規?;?、常態化,以此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?!?nbsp;
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建議,還在找路徑的城市應從頂層設計著手,落實《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》,積極推廣撤桶建站、定時投放和監督指導等行之有效的分類投放模式,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效果的要求。同時,學習借鑒從上海到蘇州的成功經驗,盡快將管理重心和資源投向垃圾分類標準模式建設。